不敢说是互联网使用者中的老前辈,
不过最近发现原来我也是见证奇迹的其中一个。
除了facebook比较迟加入之外,
满早期就接触到youtube和blogger了,至少比附近的人接触得早。
还记得当年是yahoo的天下,google还只是像现在的duckduckgo那样只有少数异教徒使用。
Blogger在小学五年级就玩上了,同时期用的还有新浪。
不知道怎么接触到新浪了呢?当时候为了弄个2G的邮箱签到了两个月,
弄到手了后还因此高兴了大半年,现在想想,至于吗?
也对,当初还是yahoo称霸的年代,给了你100MB邮箱,
hotmail因为msn走红给你的邮箱才那么的2MB,
gmail当时还得内部给你发邀请函才能进入呢!
说起gmail,当时候还是老友用他姐姐的邮箱给我发我才有机会进入呢!
再下来就是youtube了,大概是六年级至初一时候接触的吧?
大概就是那时候了,短片什么的还是靠msn和邮箱传递的时代,
跟同学说youtube的时候十个有九个不知道的年代。
那时候还特别“兴”在msn上面把所有好友加到同一个聊天室里聊天,
然后就五六十个人在同一聊天室里打字,讲到电脑差不多都当机了,
却总有一个sohai把自己状态设成busy然后那边死命nudge……
虽然过后msn就把这个bug解决了,可是仍然有人不懂从哪里搞来的旧版继续nudge
当然,有时候那个sohai的也有可能是我……
同一期间开发的网站我也去过不少,好像picasa、skype、hello什么的,
但是因为附近的人都没有玩,自己也玩了一两年就丢了。
说实在的,我的gmail账户其实也落下了几年的,
后来因为主要的hotmail用久了太多垃圾才逐渐转过来的。
不得不说当时候红的还有一个Yahoo Messenger,不知怎么后来就没了。
如果没记错是把电脑弄得太过lag了吧?
还是因为没有msn那样有一个小小的personal message还是什么的
说真的我不知道,也忘了……
对于我们这种小市民的来说,当初google之所以超越yahoo完全是因为它非常简洁。
不像yahoo当初一打开全部满满都是新闻广告之类的,
只是一个图片外加text field和两个按钮、下面几行字,
不占当时候小小的电脑太多ram之余还可以type进几个字就找到你要的东西,
你说相比起yahoo来说哪一个更好呢?
或许这只是我的观点吧?反正我homepage转google就是这样的原因。
中间有一段时间不知道是怎么了,好像与互联网没太大的接触似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候应该是玩电话的年代吧?
在我们的世界里,互联网还不像现在这样带在口袋里到处走的。
对了,这就是黄明志兴起的年代,negarakuku唱遍初二,
Youtube从此在中华走红,blogger也开始有人玩了……
说真的,小学时候开blogger根本就不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或者什么的,
对于当年的我来说,能写个180字的中文作文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何况当初互联网还相对于封闭的年代,最好的输入法还是中文之星的智能狂拼,
英文又烂到不能再烂,不知能否写出个完整句子都不知道的我又能有什么好文章呢?
所以我怎么样呢?非常幼稚可爱的我,在yahoo上找joke,然后copy到blog里面,搞定。
反正又没有人讲什么,更不可能会有人去看的……
写(念作抄)了百多篇就停笔了……
另:那个无聊的blog我早就删了,别向我拿url
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当初所谓的空白期我再干嘛了!!
那时候中华就是兴BBS!那个forum内大水特水的年代!
记得当时有个规模不算小的中华论坛,大家都在那里水,
结果引起校方关注,顶不住上头压力被关了。
也忘了那论坛叫什么名字,反正过后所有再开的都没有像这一个那么有人气了。
据说后来那个论坛重开了,但又因为人气拉不回来又倒了……
大概在这之后部落格又兴起了,我又开始玩起了。
开始没什么水,后来在高一时候拿到孔子杯发现自己对于文字蛮有好感的,
开创了百川汇所,本意为记录和写写一些比较稀奇古怪的想法。
后来应该是喜欢上了一个女生慢慢转质成了心情记录所,
再后来又是因为接受了当初以为会开花的种子的发芽而关闭进修。
到v2重开的时候,大树上部分清除,只剩下根部。
种子已经发芽成了小树,根也慢慢地代替老树。
那时候的宗旨是为了带给大家欢乐,打算写些快乐的东西,
结果小树还是死了,而且还直接连根拔起,博客再度恢复心情垃圾桶。
唉……兴衰如此,都说了政治如同酒吧,人家打样了就回家,应留下来就是闹事了……
回去说说youtube吧,也就是我为什么突然那么感慨的事情之一。
刚刚上youtube看到小时候看过的一些非常好的上古作品,不知道有谁还记得呢?
就好象这个:
看了这短片多么纠结啊!!他是怎么做的啊???
当时候的youtube还没被google收购,像我这样的小屁孩也不多,
一切欣欣向荣、美好大同社会众人和谐相处的样子。
没有广告,还那么简单使用;反观现在……唉……
忘了说,当初为了能够看一些所谓18禁的东西另注册了一个帐号,
来到了传说中古早期youtube的"weird part"……
就只是看一班人在互相舔脚……尼玛的 ……
(那个帐号现在被我用于储藏playlist)
写到这里,我都不知道有什么好说的了。
很多都是在美国红没红到身边朋友时候就开始用了,
至少可以把自己标识成先锋者或者拓土者吧?
相反现在的我好像与真正的互联网脱节了似的,
除了个facebook外什么都没有。
人是有惯性的,习惯了一样东西后很难改变,
就像当初死命不肯从msn转来facebook一样,
一切都是等到逼不得已才转换。
现在要我转到instagram?有点难啊……
重开n年不曾用过的skype和msn连起来我都花了整年的时间……
还是当初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试一试的好啊!
以后就没法自豪了,除非facebook倒闭全部转google+!!!
又或者说,大家其实都是和我同一时间使用,只是没有出声而已?
不知道,反正人生就是要找一样东西吹嘘的不是吗?
嘿嘿!比我早就自己心里鄙视就好了,我受不了你的批评~
另:补上上古鬼兽一枚,我记得当初好像不是放这个名字的啊……
個人覺得08年是blogger最流行的也是最好的年代。那是的部落格就好像一個家一樣,每每到朋友的部落格探訪和留言就好像進了別人的家,大家坐下來聊聊天一樣。那時的網絡交流雖然虛擬但總比現在的臉書來的真毅,總是想要去看看某個人的近況才會特地去他的博客,不像面子書,所有動態自動出現在面前,而且有好多人都不認識,純粹是看妹才亂加的。
ReplyDelete